管综数学考点

管理类联考数学题源探秘!--数学命题大多来源于这三处

来源:原创 作者:小昭 2023/10/10 04:50:53 380人看过
管理类联考从1997年设立考察数学以来,如今已走过了27个年头,包括没有改革之前的单证和双证的考试,命题老师一共出了834道数学题目。纵观这些真题我们发现,834道题目并非完全不重复的,有些必考的考点基本上每年都会反复的考查,只不过换了数字或背景,只要抓住这些核心考点的解法,那么不管出题怎么变,你依然能够快速而准确的拿到这部分的分数。

那么从这834道真题中,我们归纳总结了下,大致有100种左右命题考点,如果考生能够在有限的备考时间里抓住这些考点的解题方法和技巧,一来,考生可以避免掉题海战术,不需要盲目的刷题;二来,也可以节省出来一部分时间来攻克其他相对较弱的科目,何乐而不为呢?
所以接下来,我们就结合历年真题给大家一一分析,你做的题目到底是从哪里出来的?哪些考点又是你必须要掌握的?哪些又是暂时可以放弃的?

1
命题出处

一、历年真题:
命题老师会参照历年真题,然后对原有真题的题型和数据进行改编,从而变换出一道所谓的新题,其实都是可以从历年真题中找到出处的。所以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为什么要把真题刷个三五遍,吃透考点,这样正式考试时你一定会对试卷上的题目“似曾相识”过,然后用你熟悉的解法快速、准确的做出来。
拿2021年考过的几道题为例:

图片
图片
相信只要你稍微熟悉考点,对于上面这些题应该是能够判断出来都是一样的考点,而且做法也基本上都是一致的。当然,相似题目还远远不止这几道题,大家未来和我们一起刷真题的时候也会发现。

二、中考、高考题:
因为我们的考纲里有些知识点是初中或者高中的,比如代数模块的一元二次方程、数列,几何中的解析几何,数据分析模块的概率等等都是高中部分的内容,所以命题老师也可以把历年的中高考题的题型和数据进行改编,挑选出适合联考的题目。但我们绝对没有必要去刷曾经让我们胆战心惊的“五年高考、三年模拟”。
只要跟着我们的上课要求,每堂课我们都会选取联考考过的题目来讲解,不是考试大纲所规定的或者从来没有考过的,一概不提,否则大大浪费你的时间,作为一个有经验的老师,应该是要帮你做减法而非加法,以下面一道题为例:
图片

三、小学初中竞赛试题:
原因在于竞赛题型是偏灵活的,死记硬算是不大可能弄出来的,这也和我们的联考要求相似,联考的题目绝不是追求死记硬算,一定都是巧算,重点考察思维。所以命题老师也是会对小学初中竞赛试题的题型和数据进行改编。考生只要按照我们课堂要求训练即可,把每种考点配套的例题的解题套路吃透,对于联考题完全是可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。

2
命题特点

一、算术模块:
1.整数:
(1)注重基本概念的考查,比如质数合数、奇数偶数的组合最值,长串数字的技巧运算。
(2)分数、小数、百分数等不会出现考题,只会在题目中偶尔的变换一下,方便运算,比如2019年试题的第一题就出现了10%和20%这些百分数。
2.比和比例:
(1)比和比例的考查,基本解法常用的就是两种,一种是万能的设“k”法,另外一种就是取特殊值验证。其中“等比定理”曾经单独作为知识点单独考查过。比和比例属于每年必考题型,而且往往喜欢出现在试卷的第一题,前几年的真题第一题考查的都是比例应用题问题,属于必拿分题型。
3.绝对值
(1)数轴与绝对值的结合;
(2)绝对值的代数和几何意义;
(3)绝对值的最值;
(4)绝对值的性质:非负性、自反性等。
这个知识点也是属于必考题型,出题一般不会出难题,基本上都是简单偏中等难度的题型。

二、代数模块
1.整式分式的计算:
(1)整式的恒等变形;离我们最近的是在2009年考查到的。
(2)因式分解:公式法、配方法、待定系数法、提取公因式法、十字相乘法等等,离我们最近的是在2010年考查的。
(3)多项式的整除:长除法和余式定理务必要掌握,离我们最近的是在2012年考查的。
2.函数:
(1)一元一次函数和一元二次函数常常与不等式和方程结合考查,要求他们的图像要掌握,并且能够准确画出图形;
(2)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,这两个函数考查次数很少,虽然2018年考察到了,但是对于基础较弱的同学来说,可以暂时放弃,等到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去攻克,当然想拿高分的同学必须要把每一个知识点都熟练掌握。
(3)绝对值函数:绝对值的和(平底锅型)以及绝对值的差(Z字型),其中平底锅型2008年考察到,Z字型从没有考察过,但是不意味着就不再考察,考生们也要尽可能掌握。
3.方程:
(1)一元一次方程、二元一次方程组(主要在应用题中会出现)、三元一次方程组(2017年考查过)、一元二次方程(方程中的MVP,绝对的核心,务必掌握)。
(2)一元二次方程:判别式、韦达定理、根的分布等等,核心,核心,核心。
(3)分式方程的增根:考查的比较少。
4.不等式:
(1)不等式的基本性质;
(2)一元二次不等式;
(3)均值不等式:遵循7字原则,即一正、二定、三相等。这是个难点,要好好学习下,最近几年每年都有题目考察到,去年也不例外,一定要引起注意,熟练掌握。
(4)分式不等式和根式不等式(有万能解法能够准确的秒掉);
(5)高次不等式:穿针引线法,遵循奇穿偶不穿的原则,真题中考查过两三次。
5.数列:
(1)数列的判断:不用计算的观察法,2018年考察到(上课的时候会介绍)。
(2)数列的性质和基本公式的考查:较简单。
(3)递推公式:代入法最简单。
(4)前n项和的求和技巧。

三、几何模块
1.平面几何:
(1)平面图形的面积:三角形、四边形、圆与扇形,他们的基本面积公式要背下来,考试主要考查组合图形的面积居多,偏灵活,所以解题方法很关键。
(2)长度和角度问题考查的较少,因为俺们会测量。
2.立体几何:
(1)长方体、正方体、圆柱体和球体:体积公式,表面积公式,背下来,考试主要考查组合体的体积或者表面积,每年基本上是1题,必拿分。
(2)正方体的外接球和内切球,长方体的外接球:搞清楚内切球和外接球的直径与原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棱长的关系。
3.解析几何:
(1)点、直线、圆:三者之间剪不断、理还乱的各种关系。
(2)直线与圆的关系、圆与圆的关系:这是重点,这是核心,每年必考察
(3)画图,画图,只要学会准确画图,很多问题就能够一眼秒出答案。

四、数据分析:
1.数据描述:
(1)平均值和方差:每年基本上是1道题,属于简单题,必拿分。
(2)数据的图表表示:虽然考试大纲有这块内容,但是从来没有考察过,所以考生们只需要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,做几道题,找找感觉即可。
2.排列与组合:
(1)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:2017年曾经考察过乘法原理。
(2)排列和组合:分清只取不排是组合,不但取而且还要排是排列
(3)五种常用的计数方法:枚举法、捆绑法、插空法、隔板法、分组除序法(系统班阶段这部分内容老师还会再详细讲解的,大家做题注意归纳)。
3.概率
(1)古典概率:摸球模型、抽签模型、分房(球)模型。
(2)贝努力概型:三种基本模型。
(3)简单事件的运算。
(4)加法公式和乘法公式。
排列组合和概率是基本上所有考生公认的一个难点,有的考生甚至于想放弃这块题目,但是我们从不建议让学生放弃,因为只要你跟着我们老师去学,按照方法步骤去做,去练习,不会有什么闪失的。

3
写在最后

联考的数学千万别随便找两套试卷看下,误以为自己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的大学毕业,考这种题目不是SO easy嘛,更加认为没有必要复习,临考前随便瞟两眼就能考过。
但是你要知道,上过大学和文盲也是不矛盾不冲突的。这里你要格外注意,如果你瞟两眼就能过,怎么能对得起那些起早贪黑学习的人呢?瞟两眼就能过,凭什么能干掉其他500多万的考研人呢?
规定的时间180分钟内,完成25道数学+30道逻辑+2篇作文(1300字),基本上95%以上的同学是完成不了的,但是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拿到尽可能多的分数,特别是在2022如此非常规得出题情况下,这才是你真正要去学习去提高得分率的核心。
所以这门考试真正想筛选你的,就是两方面考察:时间+心态。如何调整,如何分配,如何取舍,都在那一刹那决定。
轻视也是一种认输,成功与否可能就在你一念之间。

成功没有什么捷径,不过是比别人多付出汗水


图片


图片


推荐课程
  • 2026届考研专硕《管综逻辑》系统高分班
    1742502172081

    2026届考研专硕《管综逻辑》系统高分班

  • 2026届考研专硕《逻辑概念》系统高分班
    1742512944020

    2026届考研专硕《逻辑概念》系统高分班

  • 2026届考研专硕《管综数学》系统高分班
    1741155638360

    2026届考研专硕《管综数学》系统高分班

  • 2026届考研英语(二)系统高分班
    1741535974225

    2026届考研英语(二)系统高分班

  • 2026届考研英语(二)零基础通关班
    1741535697039

    2026届考研英语(二)零基础通关班

  • 2026届考研专硕《管综数学》零基础通关班
    1742476878762

    2026届考研专硕《管综数学》零基础通关班

  • 2026届考研专硕《管综写作》系统高分班
    1742476884437

    2026届考研专硕《管综写作》系统高分班

  • 2026届考研专硕《王燚逻辑》零基础通关班
    1742510588681

    2026届考研专硕《王燚逻辑》零基础通关班